【编者按】为了更好地营造校园学术氛围,传播我校学术科研动态,学校在校园网开辟“科技前沿”专栏,定期总结、回顾学校师生取得的科研成果。欢迎广大师生及时把自己的学术科研成果以邮件的形式告诉我们,我们希望获得您以下成果信息:为政府、企业、媒体进行了专业咨询;科技成果通过了相关鉴定;科技成果落地、实现产业化;发表了高水平的学术论文;获得了专利授权;出版、编著了专著、教材;获得了科技奖励;在重要学术会议上进行了发言……
我们愿意为有学术追求的师生搭建一个交流的平台,希望在师生的努力下,学校的学术氛围日益浓厚,让我们为实现电子信息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而奋斗。投稿请通过所在单位,经学校OA系统审核发布。
近日,我校建筑与交通工程学院副研究员韩杰团队联合香港城市大学博士后张烨琳,在工程技术领域Top期刊《Building and Environment》(IF: 7.4,中科院分区:1区。)发表题为“Seasonal Analysis of Land Surface Temperature Using Local Climate Zones in Peak Forest Basin Topography: A Case Study of Guilin”(用于城市热岛计算和评估)的研究成果。其中,建筑与交通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莫男为论文第一作者,韩杰为通讯作者,建筑与交通工程学院副研究员尹应德为合作者,我校为论文第一完成单位。
局地气候分区(Local Climate Zones,LCZs)框架用于研究地表温度及量化城市热岛现象。然而,该框架主要侧重于局地尺度的城市热岛强度评估,无法对城市尺度的城市热岛程度进行整体评价。同时,现有的地表温度研究忽视了地形的作用,导致分析结果较为片面,特别是对地形复杂地区。为了弥补这些不足,研究团队提出了一种更为全面的城市热岛评估方法,将改进后的城市热岛指数与基于LCZs的城市热岛强度相结合,实现城市热岛程度的整体和细部双重评估。该研究探讨了地理因素(包括地形和自然特征)对季节性地表温度的影响,尤其是对建成LCZs类型。此外,该研究还采用了时空图像融合模型来解决地表温度反演过程中存在的云遮挡严重或图像残缺问题。该研究以桂林为例,分析了地表温度的季节性变化。研究结果表明:(1)桂林冬季异常热岛现象的原因在于其独特的地貌条件;(2)受山体和水体的降温效应影响,不同建成LCZ类型的降温程度呈现季节性变化,其中50米范围内的降温效应最为显著,LCZ 2表现出最强的冷却效应。
该研究以峰林盆地城市桂林为例,提出了有效改善城市气候的针对性城市规划建议,为城市规划和政策制定提供微气候方面的理论指导,支持气候敏感城市发展,为桂林建设世界旅游城市作出贡献。
图为研究框架
该项研究工作得到了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YCSW2023306)和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8GXNSFAA281212)的资助。
文章DOI:https://doi.org/10.1016/j.buildenv.2023.111042